“白天治疗,晚上回家”,省二医日间化疗中心启用,肿瘤化疗进入“日间时代”

9月15日上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省二医”)日间化疗中心正式启用,该中心主要依托省二医肿瘤防治中心通过多学科协作、智慧化管控和人文关怀设计建设“预约-诊疗-康复-随访”,全流程闭环管理的智慧化日间化疗中心,为肿瘤患者提供“白天治疗、晚上回家”的高效服务模式。让患者第一时间享受到国际最新、最前沿的肿瘤治疗药物标志着该院肿瘤诊疗迈向精细化、人性化服务的新阶段为患者提供更加高效、舒适、安全的化疗服务进一步提升肿瘤诊疗服务水平。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瞿红鹰,党委委员、副院长刘红梅,党委委员、副院长杨卫国,党委委员、副院长齐勇,党委委员、总会计师王理国,以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肿瘤防治中心医护代表出席启用仪式。

获得主流媒体关注报道


亮点一:创新“日间模式”多学科团队保驾护航


日间化疗中心位于急诊新病区四楼,紧邻肿瘤防治中心住院部,创新采用“白天治疗,晚上回家”的国际通行肿瘤治疗模式,为身体状况良好、具备自理能力且治疗方案成熟的患者提供了更加灵活的治疗选择。中心配备10张病床、48张电动输液椅,预计单日可接待约120位患者,年均服务能力超3万人次,有效缓解了住院床位紧张的问题。


“日间化疗模式在保证治疗的专业性和安全性的同时,让患者在熟悉的家庭环境中安心康复,有效提升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肿瘤防治中心主任张绪慧介绍,该院肿瘤防治中心构建了涵盖头颈肿瘤、消化道肿瘤、妇科肿瘤、肺癌等主要病种的亚专科团队,通过专科专治,为不同类型肿瘤患者提供精准化诊疗服务。

记者了解到,针对肿瘤患者群体50至80岁中老年占比高、基础疾病复杂等特点,日间化疗中心充分发挥省二医作为大型综合三甲医院优势,创新推出多学科专家团队(MDT)全流程服务模式。由肿瘤科、心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放疗科、影像科、病理科等多学科专家组成联合诊疗组,通过多维度病情评估与个体化方案制定,确保治疗更加精准、有效。

张绪慧主任表示,中心将以最小的时间成本、最优的路径设计和最低的经济负担,为肿瘤患者提供安全、高效、人性化的化疗服务。

亮点二:全球新药同步可及24小时医护全程响应

长期以来,肿瘤患者常面临新药获取难、用药选择有限的难题。省二医日间化疗中心整合各方资源,拓宽优质医药供应链渠道,引入全球最新、最前沿的肿瘤治疗药品,确保在肿瘤领域的用药先进性,为患者提供更丰富、更多元的治疗新选择,满足患者对新特药的迫切需求。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瞿红鹰在启用仪式上表示,日间化疗中心全面开放服务资源,外院患者如有治疗需求,可便捷转诊至我院;基层医疗机构患者可通过规范转介通道前来就诊。通过辐射带动周边医院、深度对接医联体网络,让更多肿瘤患者能第一时间用上与国际同步的肿瘤治疗新药物。

此外,在日间治疗区域,配备有心电监护仪、吸氧装置、吸引设备及AED除颤仪等应急设备,由专业护士全程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确保随时响应紧急情况。回家后,患者如遇用药不良反应等突发情况,可联系肿瘤防治中心住院部24小时值班医护人员,迅速启动绿色通道,由肿瘤科医生安排下一步处理方案,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我们建立了明确的离院评估标准和紧急联络通道,确保患者返家后仍能及时获得专业指导与医疗支持,真正实现‘出院不离管’。”张绪慧主任表示。

通过智能设备与系统应用,日间化疗中心打通临床业务、药械管理数据链路,同时实行“专业医生团队开具处方→临床药师团队审核处方→静配中心团队精准配药→专业护理团队执行多重核对”的闭环管理机制,通过多环节管控最大限度保障用药安全。


亮点三:优化就医体验降低患者经济负担

日间化疗中心在设计上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致力于为患者打造温馨舒适的治疗环境。室内配备可调节角度的电动治疗椅,设有独立休息区,提供沙发、电视和免费Wi-Fi,通过暖色调装饰、自然采光与安静氛围等细节,有效缓解了传统医院环境的冰冷感,改善了患者的就医体验。


“该模式避免了传统住院给肿瘤患者带来的病重感和隔离感,有效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和焦虑感。”张绪慧主任指出,“家人的陪伴和支持,也能进一步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此外,日间治疗相比普通住院治疗费用更低,节省了床位费、护理费等多项开支,有效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中心实行全预约制服务,避免了患者长时间等待,通过“一站式”服务流程实现了省时省心的就医体验。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日间化疗中心是医院在肿瘤治疗领域的一次重要创新,未来,省二医将以该中心为基础,进一步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肿瘤防治协作网络,通过远程会诊、标准化诊疗方案推广与人才培训,促进区域肿瘤诊疗水平的整体提高,为更多肿瘤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